在长路漫漫的艺术征程中,军旅艺术家赵小石将坚定、执着的精神毅力灌输到创作之中,近年来的作品愈显成熟,也愈显分量。他的创作笔墨齐显,互为生发,形成了笔力势透纸背,线条自然爽利的特点。去年年底,赵小石到惠安崇武地区写生,创作了一批以惠安女为题材的作品,笔墨灵动,富有韵味,让人眼前一亮。
走近惠安女
对惠安女的装束,有这样一句总结:封建头、民主肚、节约衫、浪费裤,她们头顶斗笠均饰以花朵,腰间缠有银腰链,衣衫色彩以黄、红、青、黑、白为主,融民族色、民间色、地方色、环境色于一体,既有少数民族的风情,又有地方特点。在写生过程中,这些极为入画的着装给赵小石及随行艺术家以深深的触动。他认为,惠安女服饰的款式、颜色的搭配是大自然给予的感性视野印迹,因此这批写生创作不仅体现出他一贯擅长的用线功底、水墨表现,色彩恰到好处的运用也使整个画面劲中带柔,凸显出女性特有的柔美与明媚。
写生最能锻炼艺术家的造型构图、观察捕捉能力。每次走出画室,到大江南北写生的经历促成了赵小石艺术境界的升华,最终形成了他独特的绘画风格。当然,写生除了过程本身,更需要画家感情的注入、用心的体验,这次写生中,赵小石深入生活、表现生活,揣摩研究惠安女的一颦一笑、文化底蕴,挖掘她们生活中深刻的哲理内涵,在画面中形成了强烈感染力,最后情景交融、人画合一。
以书入画
同赵小石的其他作品一样,惠安女写生系列创作与其说是“画”出,倒不及“写”出形容贴切:一笔一笔的勾写,不厌其工,宽松有度,透气疏朗,最终形成气象生动,意韵深远的画面。赵小石勤于习书,常说书法是基本功,没有基础根本无法谈及绘画。平日生活中的赵小石不热衷于各种娱乐活动,但却不能不看书,不练字。为了加强线的功夫,他曾在练习书法时手腕吊砖,强化下笔力度,以达到如锥画沙、力透纸背的效果。
中国绘画自古就与书法同源,赵小石深谙此道,将书法的线条融于自己的创作刻画中,笔墨苍劲,意境雄浑。一笔枯瘦浓淡便能体现出他平日的深厚积累,加上水墨的悉心营造,更能够表达出艺术家内心涌动的各种细腻情感。在惠安女写生系列作品中,我们不难发现艺术家以线强调惠安女内在精神的特征,使人物更能体现出至真、至善、至美的人格,既是写实,又是写意,既十分具体,又非常诗化。
精神意境引发共鸣
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,湮于俗尘或曲高和寡的作品难具备良好品相。雅俗共赏是赵小石创作的另一个特点。观其写生作品,内行人会评价笔墨功夫到家,有造型、有意境;而普通人看了则会赞其人物刻画形神兼备,极易被惠安女坚忍、勤劳的精神感染打动。
从“感染、打动”到“形神、意境”,都反映出赵小石水墨画中含有的丰厚笔墨精神,而这也是水墨文化价值的判断标准。他的小品气质脱俗,写生创作凝练有神且“接地气”,这种境界的形成除需深厚的笔墨功底,更需精神层面的把握、生发,才能感染观者情绪,实现真情实感的水墨表现。现代生活节奏过快,人们往往羁绊于复杂的社会事务与人情关系中,对摒弃浮躁、回归身心宁静的生活怀有强烈渴望。赵小石信心清净的精神始终贯穿于创作之中,给人以别开生面的亲切、宁静之感。他用具有书法笔意的线条,书写变幻多姿的人物意象,而这种笔墨生动活泼,追求精神超脱的作品,也使更多人为其作品产生共鸣。(东野升珍/文)